教师招聘
网站导航
手机APP

手机Web端浏览
1、直接输入 hi.zgjsks.com
2、扫描二维码访问
您现在的位置:海南中公教师网 > 教师招聘 > 备考资料 > 专业知识 >
来源:海南教师考试资讯网 时间:2020-06-09 15:04:49
招聘公告 | 考试资讯 | 成绩查询 | 考试用书 |
笔试资料 | 备考活动 | 历年试题 | 面试资料 |
微信:hijsks | 关注微博 | 点击加群 | 0898-66736021 |
2020年海南教师招聘6月份公告汇总中,如何第一时间知道公告?海南中公来帮忙!想要获取更多的教师招聘笔试题库推荐考生关注微信公众号:海南教师(hijsks),或者加入QQ交 流群:215202792。以下是:2020海南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:收藏!28个文学常识考教师编会用到~,如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点击咨询 。
对幼儿来说,游戏是他们最喜爱的活动。幼儿玩游戏的时候是快乐且积极的,同时,他们能够极大地发挥自身的自主性,这就有利于孩子们身体、心理、智力、认知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。因此,在幼儿教育中,教师如何指导并且指导好幼儿的游戏,就变得至关重要。接下来,让我们从以下两个维度进行探讨!
一、从时间进行过程的角度
关于教师对于幼儿游戏的指导,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,而是一个循序渐进,逐步引导的过程。如果是从时间进行过程的角度来看,教师首先应该做什么?毫无疑问,教师首先应该做的是观察,教师只有通过观察,才能全面地了解幼儿本次的游戏情况。观察又是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前提和基础,教师只有细致地观看游戏的主题、内容、情节、材料以及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表现,才能很好地做出判断,是否需要介入和指导。而观察之后切忌不能直接介入,教师需要找准介入的时机,如:当孩子在游戏中出现困难、游戏无法进行下去、游戏的秩序受到威胁等这些情况发现时,再介入到游戏中。教师在把握介入时机的同时,需注意介入的方式和方法,切忌盲目指导、瞎指导。这时可以采取的方式有很多,如果从自身出发,教师以非言语和言语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指导,是比较合适的,教师一句鼓励和引导的话语,一个大拇指对幼儿都能够起到促进的作用。同时,教师还可以介入到游戏中,根据幼儿游戏的情况和水平采取平行介入指导法或者交叉介入法,进行直接的指导,这样的游戏指导效果也非常有效;除此之外,教师还可以使用游戏材料和同伴作为媒介,通过这两个因素推进幼儿游戏的进程。但是,在指导的过程中要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,他们的游戏能力各不相同,需要进行分层次指导。在指导的过程中,教师要把握好互动的节奏,更多地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问题,支持幼儿对于游戏的积极探索。教师也需要在游戏中起着辅助的作用,要以幼儿为主体,切忌充当“导演者”和“现实代言人”的角色。而无论是在指导的过程中还是在孩子的游戏结束之后,教师都要反思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确,是否合适,这样不仅能有效地推进幼儿游戏,还有利于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。
二、从主体分析的角度
首先,游戏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游戏的意愿和表现,因此,教师发挥自身的主动性,为幼儿创设一个积极、良好的游戏环境和氛围是至关重要的,充足的游戏时间也有利于幼儿在游戏中积极探索,大胆想象,玩好游戏。
其次,从幼儿自身来看。教师需要全面地考虑到幼儿的兴趣、需要以及爱好。我们经常说: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”,在游戏中同样不例外,教师要只有关注到孩子的各种特点,根据他们的特点去指导他们,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最后,从游戏特征来看。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的时候,需要把握游戏的特征,在这上面下功夫。而材料,是游戏的物质支柱,因此,教师在介入游戏的过程中该选取什么样的游戏材料也是很重要的。首先,教师在材料选择上应注意幼儿的年龄特征,并与教育目标相匹配;再尽量提供无固定功能和中等熟悉、复杂程度的材料,这不仅是对于“最近发展区”理论的践行,也有利于孩子想象力、探索力和创造力的发展。
总之,教师对于幼儿游戏的指导,并不局限于某一次,而是长期性的。因此,如何引导和推进幼儿游戏,是教师需要关注到的。幼儿关于游戏的开展,通常是基于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感知,那么教师在一开始就应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,为他们之后更好地进行游戏打下扎实的基础,不仅于此,环境的创设和物质、精神支持的提供也相当重要;在这之后,教师还要关心孩子的游戏意愿和游戏的进程情况,这样才能确保游戏的平稳进行,让孩子能够在玩中学,学中玩。
相关推荐:
招聘公 告 | 考试资讯 | 成绩查询 | 考试用书 |
笔试资 料 | 备考活 动 | 历 年试题 | 面试资 料 |
微信: hijsks | 关注微博 | 点击 加群 | 0898-66736021 |
![]() |
回复以下关键词有福利哟! 【备考资料】领教师考试资料 【课程咨询】看近期面授课程 【图 书】购买图书教材 【每日一练】练习题库随意刷 【时 政】看最新时政重点 【普通话音频】领普通话范文 |